說明:裡面是以平常在晚上拍攝青蛙的經驗所寫成的一份文件,提供給想在進入夜間生態攝影這一塊領域的朋友來學習
對象:適合已經對相機與閃燈有一定程度的了解
PDF格式http://hoher.idv.tw/frog/night_shot.pdf
剛好朋友問我,一手拿手電筒一手拿相機拍,不是很難拍嗎?請看解答
1.手電筒可背,活動自如,可雙手拿相機,增加穩定度,且不會受限於地形因素無法架手電筒
2.秘密武器就是,居家必備的橡皮筋
3.長鏡頭也可以這樣綁,記得要綁遮光罩的側邊,當然綁閃燈也是可以
感謝以下蛙友提供資料
winsun=> 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winsun
小勛=> http://www.ellison.idv.tw/ellisonblog
志明=>http://blog.yam.com/ziming
小黑=>http://blog.sina.com.tw/d100vs
阿聊=>eraccc@yahoo.com.tw
很棒的文件! 謝謝你的心得分享…
入圍感言趕快寫一寫喔 🙂
哇哇哇~~~ :S
超讚的 😀
謝謝分享 🙂
小青還好吧
真是很棒的分享… 😀 😀 😀
但我有些疑問..想請教請教 🙂
P12: 通常F16之後畫質會開始下降,可是我聽過有些Nikon用60 macro這隻拍的人好像都說不會?是否是因為他們都是拍正片而不是用數位的呢?
P15:這組應該是稱為雙閃比較好,因為Canon有另外一組環閃(MR-14EX)
謝謝各位啦~~
to 俠女姐~
最近是胃比較不好耶,因為之前吐太多,昨天中醫師診斷是胃液逆流,醫生說現在要好好調養,以免越來越嚴重
to 需大
偶會努力趕工的~~~ :O
to 小工友
呵~我一直以為是環閃耶,而且看過的環閃也有類似長這樣的,我再跟winsun確認是環閃還是雙閃!!
至於F16通常畫質開始下降,除了網路找到的資料外,我的老師也是這樣教的!!但我猜,也許要把照片放大才能真正比較的出來,通常小圖是看不太出來的!!
不過其實光圈不縮那麼小也是有好處的,可以讓閃燈回電較快!! 🙂
原來是這樣拍的
謎底終於揭曉
不然我一直在想說一手拿手電筒打光, 要怎麼轉鏡頭….
可是我連接式閃光燈都沒有>”
to Alex
謝謝啦~
那天上課完之後才發現講起來不是那麼順,這篇學還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,等有空我再來修改,順便再加幾個範例!!! 🙂 🙂
我發現「好眼光」電壓有兩種,6V與8V,
你的是哪一種?
怕會買到太亮的
真棒的說明 😀
閃燈的設定我以前都是用auto的 😉
這樣子下次可以試試看
to Neo老書
我的是6v,記得買備用燈泡時要記得比對一下,要買尖頭的,如果買圓頭會蓋不起來喔~ 🙂
to linys17
其實這也是我們的經驗,同一個閃燈,配在不同機身確有不同的效果,有時候M是最好用的,尤其是用雙閃時,一定要用M,用ttl通常都會暗粉多的~
🙂 🙂
Holer您好:
我是新加入的蛙友!感謝您夜拍的分享!
小弟用D50+105mm micro+SB800,但若用您說M mode,1/500s,F16,SB800依遠近設1/1 to 1/16出力,常過曝或不足。後來我只好相機改為A mode,SB800+EV1.0~2.0,略好些。
請問:你若相機及flash都用手動(M),是否『F值』、『GN出力』、『距離』都只『憑感覺』調整?這樣似不易成功?拍蛙時機點以秒計,無法多想,不知你是如何增加成功率?
感謝感謝
Louis
to Louis
不知您拍攝的距離是多遠呢!?
我舉個例子好了
假設我距離拍攝物是40cm
此時我相機的設定是F13 1/500
SB800 是1/8出力,加閃燈,此時的曝光值拍出來是剛好
但是當我距離靠近至30cm時,
此時閃燈值不變,相機的光圈大概就要調至F16,F18
拍出來的曝光值也會剛好,反之,當你距離變遠,光圈就得變大
曝光值也才會剛好!!
另外,當你的距離大於1.5公尺以上時,我會把柔光罩拿掉
否則出力通常得調到1/1 or 1/2,閃燈回電就會不夠快
有時候會錯失一些拍照點!!
為什麼我會推薦用M模式
最主要是晚上光線不足,當手電筒照到被攝物時
如果你的相機使用TTL,會很容易造成誤判,拍出來
就會不足或過度,由其是背景有石頭的時候更是會如此!!
綜和以上幾點,除了練熟M模式外,當然就是憑經驗了~
供您參考,若還有疑問歡迎題出討論!!
或是您也可以到青蛙小站發問,會有很多高手回答的!![film]
謝謝hoher您的詳細回答!
我會好好練習看看!!
Louis
你好,我是莫名其妙就找到這個網站的~
PDF檔方便讓我上傳給社團的人看嗎???
我是大學攝影社的社員
TRACES您好~
沒問題的,只要是用於學術且非營利皆可自由傳播及下載喔~
[MSN]